1.基本简历
2001.09-2005.07,清华大学,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,本科
2005.09-2007.07,清华大学,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,硕士
2007.08-2011.08,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,工程师
2012.09-2015.07,清华大学,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,博士
2015.09-2016.08,中南大学,冶金与环境学院,特聘副研究员(其间,2015.10入选中南大学“升华猎英人才计划”)
2016.09-2018.10,中南大学,冶金与环境学院,副教授(其间,2016.12-2017.12,阿尔伯塔大学(加拿大),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,博士后)
2018.11-2019.06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新能源与材料学院,副教授(其间,2018.11入选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优秀青年学者)
2019.07-至今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新能源与材料学院,岗位教授
2.招生学科和研究方向
【1】招生学科:材料科学与工程(博士、硕士)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(博士)、化学工程与技术(硕士)
【2】研究方向:新能源材料合成与电化学机理、战略金属资源循环与增值利用
3.主讲课程
【1】《现代分析测试方法(II)》(本科,32学时)
【2】《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》(研究生,48学时)
4.在研主要项目
【1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:能源行业有价金属循环利用,52022109,120万,主持(2021-2023)
【2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多相硫化物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行为,2202047,20万,主持(2020-2022)
【3】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:复合高电压锂电正极材料合成及储锂机制,ZX20180416,60万,主持(2019-2022)
5.完成主要项目
【1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:高锰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的基础研究,51604306,20万,主持(2017-2019)
【2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:柔性电极用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与储能原理,2017T100609,15万,主持(2017-2018)
【3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典型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的基础研究,2016M602426,5万,主持(2016-2018)
6.代表性成果
【1】Huang Guoyong, Guo Xueyi*, Cao Xiao, Tian Qinghua, Sun Hongyu. 3D network single-phase Ni0.9Zn0.1O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. Nano Energy, 28, 338-345, 2016.
【2】 Huang Guoyong, Xu Shengming*, Xu Zhenghe*, Sun Hongyu, Li Linyan. Core-shell ellipsoidal MnCo2O4 anode with micro-/nano-structure and concentration gradient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. 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, 6, 21325-21334, 2014.
【3】 Huang Guoyong, Xu Shengming*, Lu Shasha, Li Linyan, Sun Hongyu. Micro-/nanostructured Co3O4 anode with enhanced rate capability for lithium-ion batteries. 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, 6, 7236-7243, 2014.
【4】 Yang Yue , Huang Guoyong*, Sun Hongyu, Ahmad Mashkoor, Mou Qinyao, Zhang Hongmei,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esoporous NiCo2O4 double-hemisphere used as anode for lithium-ion battery,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, 529, 357-365, 2018.
【5】Guo Xueyi, Cao Xiao, Huang Guoyong*, Tian Qinghua, Sun Hongyu. Recovery of lithium from the effluent obtained in the process of spent lithium-ion batteries recycling.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, 198, 84-89, 2017.
【6】黄国勇,郭学益, 田庆华, 杨晨林. 一种岩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应用. 授权号: ZL2018103951365, 授权日: 2020.02.14
【7】黄国勇, 郭学益, 肖猷魏, 李栋, 刘群立. 一种热电池用单相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、应用, 授权号: ZL2018107100757, 授权日: 2019.08.09
【8】黄国勇, 郭学益, 杨英, 杨晨林. 一种不同形貌锂离子电池高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. 中国发明专利, 授权号: ZL2018104495054, 授权日: 2019.04.19
【9】黄国勇, 郭学益, 田庆华, 李栋. 一种含锂多元废料的梯级浸出方法. 中国发明专利, 授权号: ZL201710103818X, 授权日: 2018.04.06
【10】黄国勇, 郭学益, 田庆华, 杨晨林. 一种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、一种锂离子电池. 中国发明专利, 授权号: ZL2017101033491, 授权日: 2018.04.06
7.主要获奖情况
【1】2020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•创新奖一等奖:镍钴基复合电池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(排名第2)
【2】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: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高效清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(排名第2)
【3】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: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四氧化三钴的可控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(排名第1)
8.联系方式
Email:huanggy@cup.edu.cn.